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法院要闻

人性化执行促和谐

发布时间:2018-07-24 11:04:59


    近几年,栾川县人民法院积极倡导并落实人性化执行,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,人性化执行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,极大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和谐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执行“六公开” 以公开换理解

    栾川县法院坚持实行执行“六公开”制度,即执行立案公开、财产查控公开、财产处置公开、财产分配公开、执行文书公开、执行结案公开。该制度的实施,充分体现了栾川县法院真诚为民服务的态度和自觉接受监督的决心,及对当事人的尊重,既加大了执行透明度,也对暗箱操作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,效果显著,涉执上访现象明显减少。张某与贺民间借贷纠纷执行一案,当法院穷尽执行措施后,发现被执行人贺某确无财产可供执行,遂依法终结该案执行程序。起初,张某对法院终结执行大为不解,怀疑法院执行不作为,并扬言上访,但是,经过执行法官的耐心解说,并向他公开法院所采取的财产查控措施,他最终相信法院确实是经过了努力的,对此表示理解,并放弃了上访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说服教育为主 强制执行为辅

    在执行中,栾川县法院坚持将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贯穿于执行工作的始终,切实做好疏导教育工作。人都是有感情的且也容易动感情,说服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,还要动之以情,执行法官要以真诚换取执行,把法律规定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,促使被执行人能进行换位思考,找到与被执行人的共鸣点,消除其一些顾虑,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重视思想教育工作,不等于放弃强制执行,只是需要尽量少用强制措施,在必要的情况下,仍然应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。陈某甲与陈某乙侵权纠纷一案,陈某甲帮助陈某乙建房时发生意外,陈某乙承担了部分医疗费用外,对于伤残费、后期治疗费等不予赔偿。在案件执行过程中,执行法官了解到双方系堂兄弟,遂多次作双方的思想工作,试图以亲情感化双方,使问题能和谐解决。起初,无论执行法官怎样做工作,陈某乙均以没钱为由拒绝还款,为此,陈某甲大发雷霆,不顾兄弟情面,强烈要求法院对陈某乙采取强制拘留措施。本着人性化执行的原则,执行法官找到陈某乙,对之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明之以法,苦心规劝,最终,陈某乙被法官的良苦用心所感动,当场履行了义务,兄弟二人得以握手言和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坚持执行“三访” 力促执行和解

    栾川县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坚持“三访”:一是“家访”,执行立案后,执行法官深入被执行人家中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,规劝其及时履行应尽义务,做好教育疏导工作,为下一步执行工作打好基础。二是“走访”,主要是走访被执行人的左右邻居及街道办,进一步了解其经济状况,并在必要时请邻居、街道办帮助协调执行。三是“查访”,通过查银行存款、房产信息、工商登记、车辆“四查”等,查清被申请人的财产情况。通过“三访”,既能缓解被执行人的抵触情绪,拉近与被执行人的距离,也能让申请人感受到执行法官的努力,为执行和解铺好基础。

    随着人性化执行的实施,栾川县法院执行案件的和解率逐年上升,屡创历史新高,涉执上访案件逐年下降。人性化执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,是法的无情性向有情性的过渡与转变,是社会进步在法院执行活动中的集中体现,是人民群众关心和期盼的。只有坚持人性化执行,才能真正实现执行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

责任编辑:商梦丹    

文章出处:栾川县人民法院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您是第 7980130 位访客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